
|
户外活动由于潜在着不可预知性,因此求生求救装备必不可少~,下面我就本着少花钱的原则来谈谈必须的求救装备:
1.指南针:必不可少的装备。出行迷路是很常见的问题,在你尚不具备根据天体行星判断方位的能力的时候,指南针是你 唯一的判断方位的装备。建议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名牌产品。
2.刀具:当你遇到意外事件的时候,一件称心如意的刀具也许就可以救你一命,比如砍伐一段树木做支撑杖,加上户外活动前进途中经常需要自己开路,所以一把好的刀具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当然遇上坏人以及野兽的时候也是自卫的好东东)鉴于刀具的重要,我还是倾向于首选尼泊儿军刀(锋利,带锯齿,中空手柄内付指南针及火种,可调整刀刃与手柄的角度,防卫刺杀可控制刺入深度);次选藏刀,这个我想大家很熟悉了,就不多介绍了。
3.手机:这个就不多介绍了,相信大家经常都在使用,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出行前,将自己的手机充满电,并且将本队每个人员的号码记住,以防不测。
4.狼烟:由于户外活动发生以外事件的地点大多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手机可能没有信号或者不是很好用,这时候当你发生意外时,救援人员可能不是很容易准确的判断你的方位,此时狼烟将帮助救援人员迅速判断你的准确方位。提前10分钟或者20分钟获救,也许将决定你的生命是否成活。国外生产的狼烟过于昂贵,加上此类物品有一定的时效性,建议在太平场购买端午节使用的硫磺香代替,出行前装入避孕套,防水防潮。(使用时注意将硫磺香放置于下风口,此物浓烟有毒!!!)
5.高音哨:高音哨可以在徒步穿越的时候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你离大队不远,而你自认为迷路的时候,它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到大队前进的方位,也可以在你求救的时候,帮助救援人员缩小搜寻的范围。建议在专用商店购买。
6.火种:这个的重要性我想就不用很详细的说明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预备2个以上的火种,1防风1明火。
7.水袋:这个有其他驴友很详细的介绍了,我就不累絮了,多带上几个避孕套,可以起到水袋的作用
8.药品:户外活动发生意外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必须的药品是很重要的,比如:创口贴,止泻药,云南白药==。我在这里要提醒的是,出行前可在药店带上2包体液补剂,在你脱水的时候,按比例放入饮水中,小口小口的饮用,可以迅速补充你身体的水分和体能。
新驴发言,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老驴指正
教你认识山中的紧急露宿 | ||
![]() | ||
时间: 2006-3-1 10:24:00 | ||
【一】夜晚山林的可怕: 夜晚山林最令人担心就是--低温及野生动物的侵袭,前者更是尤需注意,根据人的生理现象判断;数天不吃不喝,可能还不至于致人于死,可是一旦身体中心的恒定体温短时间下降至32度以下,那可就危险了!也就是我们常听人说的『失温』(注1)现象,更让人棘手的是当一个人失温时,多半不太容易察觉,往往失去宝贵回温的时间,而且错误的回温动作将使情况更加恶化!这次我也将以事前的预防为着眼点,如想更进一部了解『失温』的信息,可参考台湾山岳第9期『高山失温』一文。至于野生动物的侵袭预防,虽也有发生之可能性,但终究是极少之例子,待有研究者再行补充。 【二】可能发生需山林露宿的原因: 1、 脱队迷途:自行单独行动,脱离团体队伍的掌控。亦有可能坠入山崖、无人发现可救援,或是因体力不支而落单,无法赶上队伍而迷途。 2.、团体的帐蓬因使用不慎而损毁无法使用。 3、事前的帐蓬检查工作未落实,导致到目地的时帐蓬无法搭起使用。 4、其它 就以上来说;以第一项最需注意且容易发生危险,因为只有一人发生事故时,较易作出错误的判断而引发不幸事故,故以此为探讨重点。 【三】单人落单之应变程序: ※冷静的判断 1、 保持冷静:发现自己迷途落单时,首先镇定住心情,回想来时路,看有无办法回到熟悉的路径,不要离开随身的背包,如为求机动,也请以有把握回至背包处之距离为原则,或是以背包为中心以同心圆方式寻正确路径。拿出地图对方位,判断自己可能应在的位置,对照附近地形、地物,以了解所在的位置,请不要自行乱闯开路,并取出身上的救援器具,如哨子、或大声呼喊同伴看有无响应。 2、 如果无法找到正确路径或无法联络上同伴,就要有独自过夜的最坏打算: 在附近明显处留下记号以利搜寻人员发现并找一个避风避雨的地方准备过夜,如果是冬季上山,保温将是最重要的,保温的基本原则:(1)保持身体干爽(3)利用保暖物保温(3)补充食物热源(4)避免无谓的耗损体力。 ※寻找安全遮避处 1、寻找露宿营地时要充份的利用天然地形、地物:如 (注2)的可怕。 (2) 利用天然石洞或树洞:有天然的树洞或石洞是最好的掩避物,但也请判断是否为野兽的巢穴,以免徒增危险。如天然掩避物较偏远或不易到达也请于空旷处留下能找到你的记号,如叠石或人工物品。 (3) 树林:可以有足够的枯枝可燃烧御寒,但请小心用火安全,而且树林中天然凹洞或倒下的巨木旁都可利用防风。 2、利用现有的装备:平常应养成携带紧急对象的习惯,如: (1) 火源:防水火柴(注3)、蜡蠋、火种 (2) 坚轫的大塑料袋:可充当背包内部防水袋,在紧急时可罩于全身防风、保暖。 (3) 刀具:瑞士刀或一般水果刀,利用刀具可搭设简易遮避处,也可削下粗木上细木枝,帮助生火取暖。 (4) 紧急粮:高热量的食物正是身体保持体温的来源。 (5) 露宿帐:能带的话就带吧!配合睡袋、地布就不怕了。 (6) 瓦斯炉头:如果自身有随身携带轻便瓦斯炉头及瓦斯(注4),心中将安稳许多。 ※保温 2、避免体温流失:一般身体热能会因传导、对流、辐射而散失,针对这三项来准备预防之方法。 (1) 传导:换穿干爽的衣物,避免身体直接接触冰冷物体,利用睡垫隔开地面,或于地面铺上干的枯枝或箭竹,干的枯枝也可刺激自己不要熟睡。 (2) 对流:避风是最大的考量,高山上的寒风常是致命的因子,所以过夜地点的选择很重要。还有山上夜晚常会吹起强劲的谷风,这是由山谷往山坡上吹,这也是要特别注意的。记得第一次去七彩湖时,在登山口扎营就遇到这种谷风,那声势蛮吓人的,因为在白天完全没有征兆,容易让人忽略。 (3) 幅射:尽量把身体包裹起来,其实我们一般登山人很不屑的达新牌雨衣在此时可是比透气的GORE-TEX好用,因为它的不透气特性,让更多的热能保存于体内。忘了在哪一份资料看过有一种叫蒸气隔绝层穿衣法;其方法为把不透气雨衣穿于保暖层衣物里(当然最外层最好加穿挡风衣)再利用其不透气性隔绝大部份体温的留失,效果很好。但是如果使用于非艰难情况,会很闷热、很不舒服。 3、利用外部热源:虽然在山上不鼓励生火取暖,可是一旦面临失温的危险,升营火还是有其必要性。最好学一学简单的生火技术并利用已干枯掉落的树枝生火。生的及潮湿的木头很难生火,但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可以作为求救讯号,松树的树枝因含有松脂较易燃烧。在夜间生火过夜有温暖、镇定心情、预防野生动物侵扰的效果,唯应注意用火的安全。 4、 缺乏装备情况下之保温范例: (1) 利用一个大塑料袋套住全身并留通风口,蹲坐于铺有隔绝物之地面,再利用蜡烛一只点燃保持胸口处附近的体温,因为塑料袋内的半密闭空间可保留大部份蜡烛的热能,请保持头脑清醒以应付临时状况,切不可熟睡,否则极容易造成失温现象而不自觉。其使用要领为1.一个够大的塑料袋(也可兼当背包内层防水袋)2.保持通风并控制蜡烛的热量。 (2) 空的大背包亦可利用,在紧急情况下套住腿部,或是底层拉炼拉开套住身体都可当作临时的保温物品。 (3)湿的衣物不管再多件,过夜时一定要换下,穿再多件湿衣,不如一件干的衣物,切记!穿湿衣还不如不穿。 (4)如果在野外你只有一件内衣和外套,可捡拾干的树叶充填于内衣和外套之间作临时性的保暖层,切记!一定要干的树叶。 (5)两人以上受困野外,可先寻找可避雨的地点,再利用彼此的体温取暖。 (6)随身携带一张长3M,宽2M的坚轫塑料布、数条够结实的细绳及简易刀具一只。有这三样东西,利用地形地物搭造一个临时遮雨点,将大大提高存活率,全身湿透是很难熬过高山夜晚的低温环境。保持身体干燥比什么都重要! ※求救 经过千辛万苦撑过一个高山夜晚的低温露宿,想必你决不会再想多待几晚,赶紧求救,脱离苦难的生活! (1)有手机或无线电当然是赶紧利用白天确认自己的大概位置后,向外求援,这时也是考验你的定位本事的时候,先进的仪器GPS + 附台湾标示坐标的地图让你更方便!如果没有,平常上山就该多练习指北针定位方法,有备无患,多多用功吧! (3) 利用哨子:低音哨传的远,高音哨较可穿透风声、雨声,可以的话,两种都带齐吧! (4)利用镜子:天气好时效果较佳,当然啦!不一定要用镜子,凡举锅子、刀面、钢杯,皆可试试! (5)利用烟:升起营火后,加入湿的薪材可制造烟雾效果、想要一次大量的冒出,拿湿衣物稍加覆盖再拿起。 (6)有空中救援时得找一空旷处,拿出醒目的人工物品并排列出适当范围,较易被发现 (7)如果有体能有信心可找回原路,别忘了于附近留下求救及前往方向的记号,也方便搜救人员能搜寻。 (8)切记!切记!与其盲无目地的乱闯找路,还不如控制粮食饮水,保体力,发出适当求救讯息后,原地待援。 ※自制求生盒 依自己的登山需要作一个求生盒吧!虽然都用不到最好,一旦需要时你会很感激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 我的范例(参考用):这是我爬两天以上的山必带的东西。内容有 (1)底片装的药品:止痛药x4、感冒药x4、拉肚子药x2。 (2)蜡烛一根:市面上有一种拜拜用粗的,可裁半携带。 (3)吸管一根:缺水时,石缝中、小洼沟都不好放过。 (4)护膝一个:自从上次南二因膝盖痛撤退后,我就加上去这个。 (5)鞋带数条:鞋带断了可换;接起来后也可充当紧急绳用,绑帐蓬、雨布。 (6)针线包:修补东西用。 (7)美工刀一把 (8)暖暖包X2:紧急时,搓搓贴胸前取暖用。 (9)哨子:高低音各一。 (10)防水火祡:装满一个底片的量。 (11)打火机:没湿的打火机还是比火柴好使用。 (12)护理随身包:屈臣氏买的,有碘酒棉片X2、伤口护理棉片X2、OK绷数个。 (13)十元雨衣:临时雨具或分割搭遮雨蓬用。 每个人都可想想!还有什么好用的小东西。 ※ 结论 本文所要探讨者,乃单人于山中野外遭遇情况需紧急露宿时,如何在缺乏足够装备下,安然渡过第一个夜晚,以便次日利用白天时机想办法脱困为着眼。当然其它的突发情况还是有很多要补充说明的,就留给其它有经验者再叙。本文内容皆为笔者就自个的登山经验及阅读相关信息提出给大家参考,如有错误的地方还请不吝于指正,也希望每个爱山的人都能多多充实自己的野外技能,在真正遇到危机时能运用智能、化险为夷,此乃我衷心所期盼。 注1:指的是身体中心温度下降到某一个足以影响体内器官正常工作的温度,严重的话其死亡率相当高,而且如果发生在交通、医疗缺乏的高山更是危险,值得每位登山者注意。 注2:一般来说身体的热量损失跟身体周围的温度有关外,也和附近空气流动速率有关,当越大的风吹袭人体时,其损失的热量将越多。 注3:不用去买价昂的现成防水火柴,自行拿融化的蜡烛液沾于一般火柴的点火处,待干后收于底片盒内,并撕两片点火磷片置于内待用。 注4:小型的点火瓦斯炉头已渐渐普及,建议自行随身携带轻便炉头及小瓶瓦斯罐各一作为个人用炉。不管要煮食或生火,效率较高。瑞典的PRIMUS、日制的SNOWPEAK都有相关产品可选购,不过别忘了携带轻便的挡风板。 |
远离这钢筋水泥丛林,远离这烦躁喧嚣的闹市,走入这莽莽群山,涉足于丛林腹地,充满了未知与凶险的前路,陪伴你的除了你的勇气和必要的户外生存技术的同时,还有装备,这是一个决定你能否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的因素。
1、背包
选择一个适合你自己的背包,应该是你出行的第一步。你所有的装备和物资都有它来负责承载。选择背包关键要看得是背负系统,背负系统要符合你的身材,并且可以把包紧紧的扣在你的背上,在攀登或穿越时不会影响到重心。一般而言背负系统分为三个部分,腰部减负系统、背部承重系统和肩部负载系统,每个部分都可以调适。选择背包时,腰部减负系统要有宽厚的腰带、牢固地腰带扣,长度的可调节性一定要大,有些女孩子的腰很细,以致不能把腰带扣紧。扣紧腰带后包的部分才会重量转移到腰部,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背部承重系统主要看承重板的牢固程度和强度。有些背包的承重板是铝制的,有些是钢的,背板的强度直接影响到背包的承重数量,一定要选钢制的。有些背包的背板采用人才工程学设计,有效的解决了长时间负重给背部出汗的问题,透气性较好,但这些包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肩部系统的肩带一定要宽厚,缝合口要牢固,这样长时间负重,肩部才不会有火烧般的疼痛。一般而言女孩的背包容量需45-55升,男孩背包需55升以上。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根据个人的体力和喜好选择自己的背包才是关键。
2、户外鞋
户外运动的鞋有很多种,登山鞋,攀岩鞋,朔溪鞋等等,本文仅以登山鞋为例。登山鞋也分好多种,现在大部分的驴友选择准专业的登山鞋,也有部分发烧友选择专业的登山鞋,专业的东西暂且不谈,那是留给专业人士的。一般登山鞋主要看鞋底是否有结实的防滑凹槽,鞋的前端最好有包头的橡胶。购买鞋时,一定要试穿一下,将脚顶到鞋的最前端,鞋的后端可以插进一根手指即可。
3、帽子、手套 、袜子
帽子的作用除了遮阳外,还能够减少你头部的散热;人体的热量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从头部散发掉的,气温低的时候尤其如此。 手套在亚热带山野中的作用似乎还不算太大;但如果你在荆棘满布的丛林里一定会有大用处。袜子,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袜子吗?别小看这个袜子,袜子穿的不合适,会让你寸步难行,登山时不要穿纯棉的袜子,纯棉的袜子附着力和吸汗比较好,但是一旦袜子吸汗就会附着在皮肤上,走一步磨一下,脚一定起泡,建议羊毛袜子,保暖而且不会磨擦皮肤,缺点是脱鞋后比较臭!
4、高音哨
夏季进山保证让你3米内见不到同伴的身影,高音哨是一种特别的联络工具,可以使同伴根据哨音判定你的方位和距离,最好在进入密林前和同伴商定好沟通的方式。比如设定求救信号为一长一短、设定询问情况为三长音等等。倘若只知乱吹一气,那么不要它也罢。选购时以音高而响亮为主。
5、指北针(指南针)
首先有个概念该搞清楚,什么是指南针?什么是指北针?顾名思义指南针的磁极永远指示的是南方,指北针永远指示的是北方,为了配合地图的使用市场上买的大部分是指北针。大雾或者迷路时,去信任它也许比盲目的信任经验更安全一些;除非你是真的有如同出色的猎人一样的经验。另外一个前提是你知道怎么使用它;军用指南针应该是你的首选。
6、地图、刀具、火种、头灯(手电)
地图:
配合指北针和自己行进线路使用,不是每次都能够用上它;但用的上的时候都是能让你刻骨铭心的时候。当然地图的比例尺越大就越好,最好有等高线。建议出行前详细分析目的地周边及路线的地图,有备无患。
刀具:
锋利的多功能军刀应该是你的首选,它的锯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户外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刀有时可能会与药品配合使用。出行时,建议携带刀具两把一把是瑞士军刀,可以开瓶子,启罐子,锯树枝等使用。另一把是砍刀,如狗腿子、Tops钢鹰等大型刀具,防止大型野兽的袭击。
火种:
一定注意防水,关键时刻也许你真的需要它来救命。市场上有一种防水火柴,可以尝试一下。其实普通火柴就可以了,但要装入防水袋,以防受潮失效。
头灯(手电):
用不上的时候它总是多余的,但我总是习惯带上它;而且会带上备用电池和灯泡。晚上远距离的沟通它同样会起到哨子的作用,白天可以使用一个镜片来取火。学习一下摩尔编码会对你与同伴的沟通有更大的帮助。
7、药品等
霍香正气胶囊、十滴水、感冒药、红霉素软膏、白药粉剂、白药喷剂(活络油)、绷带、止血带、蛇药、酒精、清凉油(风油精)、个人特殊药品等不一而足。去药店向服务员去了解它们的功能吧,然后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准备;用的上的时候你会感到庆幸的。
8、食品、水
食品:
按照体积小、重量轻、营养高、热量高、食用方便的原则,根据自己行程准备;俺的习惯是2天以内的短线做1.5倍的冗余准备. 长线做3天130%的冗余(因为通常3日以内可以得到补充)。另外,我有把一些压缩饼干一直放在背包底部的习惯。
水:
通常按照每天3升准备就够了,但拉练尤其是高温天气长线拉练则有可能需要准备5-8升或者更多。出行前应详细了解路线中是否有水源可供补充。运动饮料(葡萄糖等)通常在拉练时是有备无患的,当然你也可以使用葡萄糖等原料去自己配制运动饮料,根据自身习惯决定携带水的数量。
9、炉头、气罐、灶具等
一天的短线(可选)可以让你冷得时候吃口热的,FB的线路会多些情趣;但2天以上的长线,这些应该是必备,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下更是如此。气罐的选购应以安全为第一,建议使用扁罐。灶具建议使用套锅,体积小、实用并且便于携带。
10、睡袋、帐篷、防潮垫
宿营必备,睡袋担负着保持体温的重要责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温选择不同的睡袋才是聪明之举。有不少人夏季进山背着羽绒睡袋,结果用不上,徒劳无功。购买睡袋时注意温标、材质的质量、厚度等。建议去正规的户外店购买,哪怕贵点但绝对物有所值。帐篷的选则也是至关重要的,取决于你的营地气候情况,如果是高海拔的营地,防风性、防水性一定要好。防潮垫不用多说了,现在市面上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物理发泡的,重量轻便于携带。另一种为充气式的,重量相对较大,但比较舒适。
11、技术装备
绳索:
主要分静力绳和动力绳,如果不是与团队出行,那么30米8MM的辅绳也许是你最好的选择;带上两条120CM的长绳套和两根60CM短绳套,以及120CM×1和60CM×1的6/8MM短辅绳各1条,有时应该也会用的上。
安全带:
如果你能够有它的话,相信在特定的环境下你会比没有它的人安全许多;比如渡河、下降。
主锁2把、8字一个、快挂若干。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吧。
12、通讯装备
手持电台和GPS:
手持电台区分于对讲机,有功率大小和频段高低之分,一般业余用户使用的频段为400至470,其中400-430为低段;430-450为中段,450-470为高段。是野外团队通讯和对外联络的主要工具。建议购买全段高功率的手持电台,关键时刻绝对是救命的好东西。GPS是Glob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得简称,通常利用3颗卫星定位,可以轻易读出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配合手持电台的使用,即便到了天涯海角也不会走丢了。
其它:
岩塞、冰锥,冰镐、机械塞、Stop、等装备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请网友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