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 休闲,旅游,户外运动。。。
 
凌氏宗亲论坛凌氏茶馆 → 我要走遍中國

您是本帖的第 352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我要走遍中國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楼主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我要走遍中國
我要走遍中國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3年09月10日21時36分   星辰在線

    許過這種諾言的人何止千萬,都不過說說而已。但姚正富是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1989年他開始第一次徒步旅行,背一個重20公斤的包,口袋裏有200塊錢,當時剛剛19歲。在以後的13年裏,他完全依靠步行或騎單車實踐著他的諾言,走遍了除台灣、香港外的中國大地,總計8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兩圈。他的日記本、照片甚至襯衣上,加蓋了幾百個省、市、縣的郵戳。

途中的夥伴,曾經的快樂

黃河的濤聲

茫茫沙漠,一頁日記

這個瘦小的人到達了拉薩

去留肝膽兩崑崙

雪山無言,長眠千秋

一個永不消失的背影
    姚正富是個青年農民。1970年出生,排行老五。家裏窮,初中沒畢業就跟開裝潢店的二哥邊打工邊學畫。他因為一個偶爾的原因,喜歡上了旅遊。他在1989年農曆12月的一則日記裏寫道:我要走遍中國。
    姚正富許下了一個諾言。許過這種諾言的人何止千萬,都不過說說而已。但姚正富是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1989年他開始第一次徒步旅行,背一個重20公斤的包,口袋裏有200塊錢,當時剛剛19歲。在以後的13年裏,他完全依靠步行或騎單車實踐著他的諾言,走遍了除台灣、香港外的中國大地,總計8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兩圈。他的日記本、照片甚至襯衣上,加蓋了幾百個省、市、縣的郵戳。這些形狀不同、大小有別、顏色各異的郵戳,無聲地成為他兌現諾言的物證。它們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姚正富很窮,窮到很多時候身無分文,他與世界上絕大多數以享樂為目的的旅遊愛好者毫不搭界。他是靠沿途打工來完成旅行的。十三年來,他先後在大連、四川、海南、寧夏等地打工幾十次,最短一個月,最長的一次將近一年。他做的都是苦力:建築工地的小工、碼頭上的搬運工、養魚或者幫人割麥,只要有一點微薄的收入,他什麼都幹。只要有了些微的積蓄,他就出發。他的旅途自始至終都充滿艱險,有好多次,甚至與死神擦肩而過。沒有人注意到了他,也沒有任何機構給予他任何的資助,這麼多年來姚正富總是一個人默默地走在自己的路上,他不但要面對物質匱乏、環境險惡的威脅,還要忍受漫漫長途上的孤單與寂寞。
    姚正富的身材並不高大,這從他留下來的照片就可以一目了然。他的樣子很平常,幾乎還是瘦弱的。
    設想一下吧,八萬公里的孤單與寂寞,在瘦弱的姚正富面前,那真是巨大的、無邊無際的孤單與寂寞啊。姚正富十三年來寫下了十六本日記,那都是他在旅行途中,自己對自己說的話。
    他一步一步實實在在朝自己的目標走去。
    到1997年底,姚正富斷斷續續走完了30個省市,最後,把目標鎖定在西藏。
    並且,他堅持要用常人不敢想象的方式踏進那片神秘的高原。從1998年4月起,姚正富從四個不同的方向,沿青藏線、滇藏線、川藏線和新藏線,獨自一人騎單車四次進入了西藏。
    也許他沒有意識到,他是在完成一個壯舉。他唯一關注的事情,就是要實現自己的諾言。
    姚正富的日記有近四十萬字,記錄的不但是他個人的經歷與感受,也涉及沿途各地風土人情,內容極其豐富。他的日記裏面透露的不只是艱辛與忍耐,更有一個人被大自然所包圍而生出的種種快樂和幸福。那種快樂和幸福純樸而獨特,永遠都只能屬於姚正富個人。從這個角度看,為實現諾言吃盡了苦頭的姚正富其實是幸福的。由於篇幅所限,下面選登的幾則日記僅與他的西藏之旅有關,但這幾篇不長的文字,已經足夠讓人理解姚正富了。
姚正富日記四則
2001年6月24日
西藏八宿
    (2001年5月26日8時,姚正富第三次騎自行車從西雙版納出發,歷時45天,於7月10日下午5點50分到達布達拉宮廣場———編者)
    夜已越來越深,走在山頂路上,偶爾能看到下面有一絲微弱的燈光,也不知是車燈還是人家,經過路邊村落時,那狗叫個不停。疲憊困頓中,我發現路邊有一山洞,黑乎乎的山洞裏也不知是什麼東西,我用閃光燈一照,一下子把裏面睡著的人驚醒。他們說藏語,我搞不明白,於是,我繼續往下走,過了一會,有人拿著手電出來了,我在下面應了幾聲,可那人還往上面照,後來我感覺不太安全,就默不作聲地往下走,大約走了幾公里,我在路邊岩石下,又發現一小山洞,我把山地車靠好,然後坐在洞裏打瞌睡,洞裏沒風,但山石冰涼堅硬,很難入睡。
    不知什麼時候,天已有些微光,我在洞裏繼續坐了一會兒,等到山路清晰可辨,我把車推到路上,迎著寒冷的晨風,往下而行,下面沒多遠,路邊就有用土石砌成的矮房屋,稍不注意,還真難發現這些房子。
    一路上彎多路窄,沿途有幾個工棚。天亮了,還是冷冷清清的,沒有煙火。下面村子周圍,有翠綠的梯田,叫人難以置信的是,那青稞地旁,有不少長勢極好的菜地,難道當地人有了經濟意識,種菜賣給修路的武警官兵和民工?後來才知道,那是一些四川人包地種的。
    從上面下到武警交通二支隊駐地,有六十多道彎,再往前走,仍是下坡路,在山谷裏盤旋。我到了一處四川民工工棚,我*好車,拿出車上的乾糧充饑。那些老鄉們叫我去廚房烤火,然後端出飯菜給我,我在溫暖的爐火旁一邊取暖,一邊吃著可口的飯菜。
    飯後,我想趕路,老鄉們讓我休息一會,於是我拿出照片給他們看,看照片時,我看見有兩個騎車而過的人,我估計是那兩個日本人,他們昨天下午一點多就從邦達出來,沒想到落到了我的後面。
    收好照片,我開始追趕他們,聽劉素說過他們,今天有機會我當然不會放過。我還能和他們保持看得見的距離,但等到我換下臟臟的T恤後(我不想讓日本人見到中國旅人臟的模樣),距離越拉越了,後來在怒江峽谷裏遠遠的見了一眼,就失去了他們的蹤跡。
    在怒江那些溝壑地帶,只有一些不太大的村莊,村莊周圍有一些樹木,給雄渾的群山增添一絲嫵媚,怒江的水一片渾濁,咆哮一路而下,過了怒江大橋,出了隧洞,我又進入另一條峽谷。 (記於波密七十道班隧寧工棚)
2001年8月9日
西藏當雄
  (姚正富經過一個月休整,2001年8月8日淩晨5點52分開始,他從拉薩往東進發,於10月8日到達長沙———編者)
    4000多米的高原,夜晚異常寒冷,我把能穿的衣服都穿上,才少了一份寒意。過了一夜,渾身凍得冰涼,天剛亮,我就開始趕路,可剛到那村子,一隻藏獒就跟我耗上了。我走它跟著追上來,我停它也不走,與我保持三、四米的距離。路東面的一隻,只遠遠叫喚。如果它跟過來,那就夠我手忙腳亂的了。僵持了10來分鐘,我終於擺脫了藏獒的糾纏,騎車到拿多拉時,金黃的霞光瀰漫了前方的天空,還有美麗的藍天與之輝映。一時之間,天空壯觀極了。
    八月的高原,晨風吹在身上涼嗖嗖的,荒莽蒼涼的亂石灘上,草被稀少、鮮見牛羊,路上除了一些修橋工棚外,再難見其他的行人,路上偶而有車駛過,打破了荒原的寧靜,轉眼又恢復了原樣。
    11公里後,是一道長長的下坡,我把握住方向任意馳騁,前方牛羊漸漸多了起來,在那裏水草肥美、草場寬闊、人員密集、房屋不斷。九點多鐘,溫暖的陽光使我脫去了厚厚的外衣,空腹騎車的我,好不容易捱到寧衝鄉聖藥泉渡假村岔路口。在路邊有幾家飯店,我本想買點方便麵,可沒有飯店和小賣部。後來我發現路邊有兩家,都只有北京牌方便麵,我買了一包,付錢時,那藏族大哥聽我說沒什麼錢,又把錢退給了我,叫我到他店裏喝開水,讓我吃花卷。後來重慶崇邑莊園飯店的老闆給我盛了一碗稀飯,還打了一些蠶豆,吃飯的時候,老闆又掏出十元錢給我,我謝過收下了。
    11點10分,我辭別好心的老闆與藏族大哥,向當雄縣騎行。
    中午,高原的陽光熾熱,曬得我渾身軟綿綿的,使我睡意濃濃(昨夜一晚沒有合眼),騎到離水邊較近的地方,我洗了個臉,又把毛巾打濕係在頭上,這才減去幾分睡意。 (記於317國道五十四工區)
2002年12月22日
然烏鎮
    (這是姚正富最後一次進藏,這篇日記選自最後一個日記本———編者)
    早上醒來後,我沒馬上趕路,而是坐在睡袋裏寫日記,大約十點多鐘,我才收拾行李。清晨的風寒冷,騎了一會我就戴上了口罩。路不好走。搓衣板砂子路,不是騎不動,就是顛得難受,高高的山崗,遮住了太陽,山谷裏陰冷難捱。
    走了三公里多,遇到一叩長頭的年輕男子,後面不遠處有一男一女推著車子行李跟在後面。即使已值寒冬,但他們對宗教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在與六中隊交界處,去年曾住過的道班已空,夷為平地。幸好昨天折了回去,不然就得露營了。
    一路上沒有人家,水已光的我,雖然帶有乾糧,卻沒有一絲食欲,空著肚子趕路。在第二個道班空房遺址,遠處的山谷裏有一白茫茫的雪山。我停下來拍了張照片。隨後前行約二、三百米,發現沙那邊的山坡上,有一高達20多米的冰挂,甚為壯觀。停好車子,走到山邊,從不同角度拍了四張照片。可惜太陽沒照到這裡,不然那些冰棱沐浴在陽光下會更加美麗。
    再上路沒走多遠,只見路邊停著一輛綠色吉普車,山邊灌木叢有炊煙,沒吃早餐的我,原想過去湊熱鬧,走近了卻不見人影,這時卻見前方有一群人,在觀望山那邊。我順著他們的視線望去,只見一隻灰色的動物在山坡上奔跑,後面相隔幾米處有一年青漢子在追逐,緊接著山這邊有兩個持槍的快速向上奔跑,隨後兩聲槍響,等我走攏後,只見山那邊漢子已按著那動物在山邊石頭上(可能是岩羊)。在路上我就聽說,有人開車持槍在波密林區獵殺狗熊、盤羊、岩羊等野生動物,動物和動物保護法在權利面前,根本就沒有安全保障可言。時間12:10。GA———2264(這是姚正富記下的車牌號)
    過了幾百米結冰路面,快到3907路碑時,在公路旁停著兩輛白色北京吉普。其中一輛是藏A—B3930,車門上有北京—珠峰、尼泊爾等字樣,另一輛沒有車牌,路邊草地上有幾個男女閒坐那裏。當我從他們面前經過時,一位50多歲的老者,正舉著望遠鏡向山坡上尋找獵物呢。草坪上的一位中年男子,這時端起了長槍。我走過去沒多遠,就聽見身後斷斷續續傳來槍聲,第四聲槍響時,我看了一下手錶,12點50分,後來槍聲又響了7次。
    經過一個大村莊,遇上兩個拖著行李車朝拜的德格男子,緊隨其後的是四位渾身灰塵的藏族婦女,她們三步一叩,已走了5個多月的她們,還將要走4個月(寫到這裡,姚正富空了一行,可能是他想在以後再補寫點什麼———編者)。
    然烏鎮住宿價格不低,我找了幾家,價格都在15—20元之間,於是我找到武交六中隊,可這裡已經住滿。最後我只得在然烏客運站找了每床10元的房間住下,隨後我到外面商店、饅頭店買了些餅乾、花生、麻花、油餅,晚餐就簡簡單單地應付過去。
2003年1月14日
香格里拉
    (這是姚正富的最後一篇日記,日記本才寫了一半,後面是一大片的空白———編者)
    大叔的家人挺勤勞,早上起來吃過早餐,就上山砍柴去了,我去村子時,村裏的人正帶著貢品去給新修的白塔開光,平緩的山坡上,大都是一些纖細的次生針葉林和青楓木,到達尼西警務站已是中午,我在他們的盛邀下,歇了一會兒,喝了些茶吃了兩個花卷。
    再往前,依舊是青青的山林,道路看似很平,可卻騎不動,我只有推車而行。為了保障行車安全,我把前剎車皮換到了後面。到達坡頂是下午5點過幾分了。納帕海的冬天一片蕭殺。依拉草原光禿禿的,那些低矮的山丘上,染上了一層白雪,散發出陣陣寒意。當地人的房子蓋得特別大,前面都有幾根粗大的圓木柱,屋檐是雕花的,可惜的是那些圍墻太高,影響了整體視覺效果。
    香格里拉縣城這三年變化不小。當街的房子大都涂有藏式圖案和民族繪畫,飯店、招待所增加了許多,不過房價也漲了一倍。另外還新修了幾條街,有些街道還有尚未融化的冰。我找了好幾家招待所,最低也要10元,最後我還是在科委招待所住下。
    城裏的小吃很便宜,2元錢麵條一大碗。
    在寫完上面這篇日記的十三天后,2003年1月27日,姚正富倒在前往雲南麗江玉龍雪山的途中,當時他所處的位置終年積雪,海拔5400米。人們發現他時,他已經沒有了呼吸。他的死也許有多種原因,他太累了,太苦了,他嚴重的營養不良。
    倒在雪山上的姚正富,身邊有個旅行袋,裏面除了簡單的衣物、日記本和相冊之外,還有兩條哈達,以及兩張由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印製的“希望工程救助卡”。捐助人是姚正富,受助學生是內蒙古的藏布嘎和沙娜木棋馬依兩姊妹。1993年和1997年,姚正富兩次從打工所得的血汗錢裏拿出600元和1200元給了那對貧苦姊妹,資助她們完成學業。他甚至直接步行到了姊妹倆的學校———內蒙古鄂托克旗新召民族中心小學。旅行袋裏的那兩條哈達,就是蒙古百姓送給他的感謝與祝福。
    那只伴隨姚正富走遍中國大地的旅行袋裏,還有3塊錢。
    十三年來,姚正富孤身在外,最牽掛的就是母親。他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充盈了他留下的十六個日記本。直到現在,姚正富的家人還不敢把他遇難的消息告訴母親,怕她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哥哥姚正輝乾脆對母親說,姚正富出國徒步旅游去了。因為姚正富曾經在家裏說過,等他完成西藏之旅以後,他要出國徒步旅遊。母親很相信這句話,她雖然一字不識,但她最清楚自己的兒子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所以,姚正富關於出國徒步旅遊的諾言,就永遠地留存在母親的心裏了。

以下内容为程序代码:
<SCRIPT src="http://202.103.114.124:9100/gate/big5/www.csonline.com.cn/ad/ad_315_260.js@OldUrl;@JS;http://www.csonline.com.cn/newspaper/czuo/200308/t20030815_3981.htm">

</script>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1:34:09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2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了,都快被记忆尘封起来了,可能就在某个时刻,不经意间打开了相册,于是一切又恍若昨日......

    和姚正富的初识是在2002年的九月,那个夏天,我从上海辞职出来,只身跑到新疆单骑环行,从乌鲁木齐经过博斯滕湖,转道巴音布鲁克,正打算到那拉提大草原,途中翻越海拔3300米的大阪,下午两三点的样子吧,刚从一家福建养蜂人的工棚里出来,一路都是下坡,速度很快,一处转弯的地方突然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好像还推着辆自行车,赶紧刹车停下,定眼一看,果真是骑车旅游的同道中人,那时我已经在路上单骑十来天了,正苦闷得很,见到同好者自是欣喜万分,原来他是属于“职业旅行家”的行列了,已经离家近十年,足迹走遍了神州大地,进藏的七条路线已经走过了六条,这次出行是要赶到叶城走新藏线这一世界最高海拔的公路线入藏的,大多数时间是自己扎帐篷或者到工地上和工人们睡在工棚里面,有时候会有些人资助一些旅费,他的口音我感觉很是亲切,一问之下原来他竟是湖南桃源县的,和我的家乡湖北荆州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能在遥远的西域遇见家乡人,并且还是用相同的方式,自然兴奋不已,大家谈了很久,交流了路上的感受,我把在巴音布鲁克买的好几十米绳子以及糖果、蜂蜜、葡萄糖都给了他,大家行走在路上,自然明白“相逢总有离别时”的道理,依依不舍的相互留下地址和电话,合影后分别。


      之后我骑过了伊犁、霍尔果斯、塞里木湖,最后到达禾木喀那斯,路上所预见的骑行者只有乌鲁木齐老年骑行协会的梁大叔和一对荷兰夫妇,可惜都是和我反方向匆匆而过的,一个月后结束了整个旅程回到了杭州。

      和姚正富的再一次的联系,是在2002年十一月份吧,那个时候他已经到了拉萨了,新藏线的艰险自是不用多提,他打算在拉萨休息一段时间然后走滇藏线到丽江,这条线路他已经骑过几次了,我在电话里面问他经济上有没有困难,他说已经有个北京的朋友给他汇了钱的,我邀他若是回家过年一定要路过我家,好好叙叙路上的奇闻轶事,也好为我今后入藏提供些信息......

           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和姚正富的联系,是在2003年1月,距离春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他已经到了丽江了,可能不能回家过年了,到哪里也不太清楚,多半是要在丽江过年了,电话里的他很平静,但却依然能感受到那流露出来的些许遗憾和无奈,上次从拉萨出发靠着那位北京朋友资助的300元钱已经快花完了,我答应马上给他到邮局再寄些旅资,互道祝福之后就挂了电话,以为我们的下一次联系或者会面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可是,没有想到,这已然不可能了...........

         江南的春天,旖旎万分,3月的某日,阳光灿烂,从网上某处下载了司徒夫的《裸奔》的VCD,晚上回家准备看看这个法国人如何单车从喀什到北京的,晚饭时间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的那边问我是不是去年在新疆旅游,从对方浓厚的湖南口音我立刻感觉到会和姚正富有关系,果然这是他哥哥打来的,他告诉我,姚已经去世了,就在大年三十的前三天,在丽江去往玉龙雪山的路上(只有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
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是阴历二十九了,当地司法部门也要放假过年了,根据他们先前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外伤...具体死因不明...大脑里面一片混乱,都不知道是如何安慰了他的哥哥怎样挂了电话的,只是不断的在说:不可能的,不可能的,就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样一个十年时间走完了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国大陆的自行车旅行者,怎么会在一条安全系数极高的路上无缘无故就这样离开了呢?......

        深夜,当司徒夫vcd中再次出现当年司徒夫碰到的一位黑皮肤的“中国自行车旅行家”时,我不禁再次激动起来,那不就是姚么?......
......

         时间一天天的逝去,生活依旧,只是偶尔在街道上看到几辆飞驰而过的公路赛车或者在杭州的小山之间看到玩山地的车友时,才会想起去年的夏天,我也曾疯狂骑过好几千里去感受在路上的滋味,也会想到遇见的老乡,一位路上的同行者——姚正富,还有许许多多,在这个时候,为了完成某个心愿,还在路上骑行着的旅游者们......

         谨以此文纪念姚正富,愿在天堂的他,也有一部自己的单车去完成在人间未竟的事业,也祝愿所有骑在路上的旅友们一路平安!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1:37:56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3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转帖怪人奇人狂人姚正富

[推荐]怪人奇人狂人姚正富
这是我的好友刘素为纪念姚正富写的一篇小序,他在2001年单骑西藏时偶然与姚正富相遇,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让两个孤独的骑行者结为至交。

怪人、奇人、狂人姚正富
作者:刘素

姚正富,湖南华容县人,1970年3月15日出生,自行车旅行者,正确地说,他应该是位探险家。2003年1月26日在丽江太安号公路附近遇难,遗体被当地人发现,死亡原因不详,估据是由于体温过低而引起的。在他遗体旁发现自行车及其随身物品,他没能再撑下去,这个勇敢无畏的精神苦旅者近10年的苦旅人生降下了帷幕。
这个“怪人”完成了地球上无人可以完成的事业与壮举。首先是他没有睡袋,没有药品,没有所需的装备,连最起码的打气筒都没有。最糟糕的是他常常身无分文,可他不管,照样继续着他的“精神苦旅”,身上仅有一台破旧不堪的珠江牌老式照像机和几件换洗的衣物,节衣缩食的钱用来买胶卷。令人不可思义的是,他以这种旅行方式几乎走完了整个中国。他的旅行几乎都是在饥寒交迫中渡过的:白天挨饿,夜晚受冻是家常便饭。他住不起旅馆,当然更谈不上去吃馆子那样奢侈的事。常常一个人独自睡在野外,毫无保暖的装备,压缩干粮对他来说是很好的食品了。毕竟在商品时代,没有多少人愿意关注他,或要给他一些帮助。他也不会呼着口号,讲着大道理或扛着大红旗来包装自己以获取某些帮助。穷,可能是所有职业探险旅行家的通病,但他太穷了,穷得以至于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穷困潦倒的他把重点放在西藏。西藏:所有有梦者圆梦的圣地,他也不例外,而且在西藏人情味要浓一些,他的食宿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在旅途中,遇上好心的旅游者会给他100元或200元的赞助。《裸奔》一书作者,同样骑自行车旅行的法国人司徒夫在西藏与他相遇的时候,曾给他200元人民币的帮助,以表示对他的敬佩之意。司徒夫本人对他的遇难表示哀悼。其中《裸奔》一书中有过关于姚正富的描写。我在西藏与他相遇的时候,看到他这样的旅行,心绪感受十分复杂或者带有某些质凝。我问他这是为何!他说要给后人留下一个难题,无动力进藏,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完进藏的所有线路。其中青藏线他是徒步完成的,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他做为自愿者干了几天,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筹建人杨欣送了他一件汗衫,以后他身穿这件汗衫,每骑到一个地方的邮局或邮所,必会在汗衫上盖一个邮戳,他已盖了上千枚邮戳和拍了数千张照片。同样骑自行车去西藏旅行的日本女性赞井圣子(当时云南大学留学生),当得知姚正富遇难的消息后,远在日本东京的赞井圣子特发来邮件,对他的遇难表示震惊和哀悼,感到非常可惜。我不知道怎样评述这位已故去的友人,以他这样极端的旅行方式和他所经历的漫漫苦旅人生,不能吃饱穿暖而一往无前的前进,我想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了。这样的旅行方式虽然不可取,但对于他的精神是不能否定的。我们应该庆幸他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有着大无畏精神的中国人!人的一生很短暂,不能够做许多的事情,我想人活着的时候,某些东西是看不清晰的,一旦消失或毁灭后,本质的东西才显露出来。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生命即是一种过程,从出生到死亡,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可人生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一生,他已是活得很成功的人。他曾经对我说起过,他在青藏线上一天内看到过16道彩虹,而我们谁能一天内看到16道彩虹呢?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1:40:15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4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姚正富,湖南华容县人,1970年3月15日出生,自行车旅行者,正确地说,他应该是位探险家。2003年1月26日在丽江太安号公路附近遇难,遗体被当地人发现,死亡原因不详,估据是由于体温过低而引起的。在他遗体旁发现自行车及其随身物品,他没能再撑下去,这个勇敢无畏的精神苦旅者近10年的苦旅人生降下了帷幕。
这个“怪人”完成了地球上无人可以完成的事业与壮举。首先是他没有睡袋,没有药品,没有所需的装备,连最起码的打气筒都没有。最糟糕的是他常常身无分文,可他不管,照样继续着他的“精神苦旅”,身上仅有一台破旧不堪的珠江牌老式照像机和几件换洗的衣物,节衣缩食的钱用来买胶卷。令人不可思义的是,他以这种旅行方式几乎走完了整个中国。他的旅行几乎都是在饥寒交迫中渡过的:白天挨饿,夜晚受冻是家常便饭。他住不起旅馆,当然更谈不上去吃馆子那样奢侈的事。常常一个人独自睡在野外,毫无保暖的装备,压缩干粮对他来说是很好的食品了。毕竟在商品时代,没有多少人愿意关注他,或要给他一些帮助。他也不会呼着口号,讲着大道理或扛着大红旗来包装自己以获取某些帮助。穷,可能是所有职业探险旅行家的通病,但他太穷了,穷得以至于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穷困潦倒的他把重点放在西藏。西藏:所有有梦者圆梦的圣地,他也不例外,而且在西藏人情味要浓一些,他的食宿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在旅途中,遇上好心的旅游者会给他100元或200元的赞助。《裸奔》一书作者,同样骑自行车旅行的法国人司徒夫在西藏与他相遇的时候,曾给他200元人民币的帮助,以表示对他的敬佩之意。司徒夫本人对他的遇难表示哀悼。其中《裸奔》一书中有过关于姚正富的描写。我在西藏与他相遇的时候,看到他这样的旅行,心绪感受十分复杂或者带有某些质凝。我问他这是为何!他说要给后人留下一个难题,无动力进藏,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完进藏的所有线路。其中青藏线他是徒步完成的,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他做为自愿者干了几天,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筹建人杨欣送了他一件汗衫,以后他身穿这件汗衫,每骑到一个地方的邮局或邮所,必会在汗衫上盖一个邮戳,他已盖了上千枚邮戳和拍了数千张照片。同样骑自行车去西藏旅行的日本女性赞井圣子(当时云南大学留学生),当得知姚正富遇难的消息后,远在日本东京的赞井圣子特发来邮件,对他的遇难表示震惊和哀悼,感到非常可惜。我不知道怎样评述这位已故去的友人,以他这样极端的旅行方式和他所经历的漫漫苦旅人生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2:21:43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5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摩托车友提醒大家去西藏要小心

摩友尹海生参加青海狂欢节开幕式后,同其他三位摩友前往拉萨。因尹海生驾驶国产摩托车,速度不占优势,当行至当雄(离拉萨80公里处)午饭后,提议休息再继续赶路。为不拖大家的后腿,尹海生提出先行出发,在途中与大家汇合。

没想到的是,悲剧发生了-----

79日,其它三名队员在连续两天都没有联系到尹海生的时候,向当地警方报案。    

720日,警方在当雄附近的一河沟内找到尹海生的尸体,随身携带物品及摩托车不知去向,尸体全身多处刀伤及骨折,尤其是手臂,已经被砍的支离破碎(据分析是受害人用双臂挡凶手凶器时所致)。7月21日,在抛尸地点附近找到了受害人手机及证件,随后警方与其家属取得联系。725日,又陆续找到了遇害人的摩托车、像机。

遇害者已在当地火化,目前案件还在侦破中。

据当地公安机关办案人员介绍,近年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拉萨,尤其是自驾游的朋友不断增多,类似案件也在增多。

     提醒各位吧友,出行时请您注意自身安全,路途遥远尽量结伴而行。再次呼吁生命只有一次,为了您和家人,请珍爱生命!!!

http://wt.moto8.net/dispbbs.asp?boardid=57&replyid=93985&id=71532&page=1&skin=0&Star=1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23:34:07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6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进藏旅友须知:西藏没有工商银行,所以绝不能用工行的信用卡。在西藏最好用的卡是邮政卡,因为即使是最偏僻的地方都会有邮政所。通讯方面联通卡在西藏很多地方没有开通,所以必须用移动卡。单车进藏这次却用的是工行卡和联通卡,造成很多不便。我们当时就是因为办了一个邮政卡,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23:41:28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7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称:西藏刀 货号:XZ-184 原价:728元 现价:500
藏刀是青藏高原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牧民生活中,藏刀是必备的重要工具。它可防身,可宰割牛羊,又可作食肉的餐具。藏族男女老少都携带它,从内心有安全感,从外表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男式藏刀一般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较秀气,名气最大的藏刀,要属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精美的银饰刀鞘是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为别家所难模仿。一般由白铜制成,也可以白银制成,有普通的,亦有镶各色宝石的...
点击看大图

名称:西藏刀 货号:XZ-185 原价:728元 现价:500
藏刀是青藏高原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牧民生活中,藏刀是必备的重要工具。它可防身,可宰割牛羊,又可作食肉的餐具。藏族男女老少都携带它,从内心有安全感,从外表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男式藏刀一般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较秀气,名气最大的藏刀,要属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精美的银饰刀鞘是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为别家所难模仿。一般由白铜制成,也可以白银制成,有普通的,亦有镶各色宝石的...
点击看大图

名称:西藏刀 货号:XZ-186 原价:728元 现价:500
藏刀是青藏高原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牧民生活中,藏刀是必备的重要工具。它可防身,可宰割牛羊,又可作食肉的餐具。藏族男女老少都携带它,从内心有安全感,从外表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男式藏刀一般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较秀气,名气最大的藏刀,要属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精美的银饰刀鞘是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为别家所难模仿。一般由白铜制成,也可以白银制成,有普通的,亦有镶各色宝石的...
点击看大图

名称:西藏刀 货号:XZ-187 原价:618元 现价:400
藏刀是青藏高原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牧民生活中,藏刀是必备的重要工具。它可防身,可宰割牛羊,又可作食肉的餐具。藏族男女老少都携带它,从内心有安全感,从外表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男式藏刀一般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较秀气,名气最大的藏刀,要属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刀”和“谢通门刀”,精美的银饰刀鞘是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为别家所难模仿。一般由白铜制成,也可以白银制成,有普通的,亦有镶各色宝石的...
点击看大图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23:48:07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8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西藏七星刀筷

发布时间:2006-08-07 17:30

<--资讯内容start-->

<--开始展示内容-->

六月中旬,福建海峡电视台慕名邀请我作为“张蒂两岸行”专题节目的特邀嘉宾,介绍箸文化。这次除了带去唐代鎏金银筷,宋代绿松石筷等藏品,我还特地带了清代鲨鱼皮鞘,玳瑁鞘等五六把少数民族刀筷。当演播室灯光齐明,张蒂主持问了我有关古筷的起源和发展后,我接着向海峡两岸和海外观众介绍了“刀筷”的来源。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清代大多不用筷子进餐。满族和蒙族原是游牧民族,日常以挂在腰间的短刀吃手扒羊肉。自清康熙登基为清王朝皇帝,再用刀进御膳,自己也感到有些别扭,不得不改用筷子。但用刀吃饭是祖制,不可丢刀忘祖,于是贤臣想出创制新式巧妙的餐具。将原来挂在腰间的短刀鞘设计成8字形,大圈中插刀小圈中插筷,这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特殊产物。
    
    当我面对摄像机亮出五六把刀筷后,张蒂主持问我为啥叫“刀筷”?老实说,我20多年前在北京古玩市场第一次见到这种清代古董,叫不出尊姓大名,我就自作聪明杜撰“刀筷”为名。后查到红学家邓云乡所著《红楼风俗谭》,称之为解手刀。清代官员腰间大多挂有此物,也称为佩刀。可我为行文形象化,乃以“刀筷”相称。
    
    张蒂这时又问除了满族蒙族,是否还有其他民族用刀筷?这时我亮出一把七星珊瑚西藏刀筷。藏族至今还保持以刀和手进餐的习俗。此物为百余年前迎接清末高官进藏,某寺活佛特仿制满蒙刀筷格式加以藏族风格制成。此刀筷可以说是藏族能工巧匠的杰作,在传统雕刻吉祥纹饰的银鞘上,镶嵌七颗珊瑚和三粒绿松石,另在配件上又镶了两颗小珊瑚和绿松。
    
    清代满蒙刀筷通长32厘米左右,而此刀筷长44厘米,要比满蒙刀筷长10多厘米,更显出西藏高原的粗犷民族风格。不过满蒙刀筷多为象牙筷,用起来儒雅潇洒,又显皇亲国戚气派。而此藏族刀筷却是铝合金筷,100多年前西藏工业落后,这金属筷完全手工敲成,工艺虽粗糙,却显露出藏族浓郁的乡土气息。
    
    这次张蒂在海峡电视台欣赏了我所收藏的30多双古筷,特向我竖起大姆指连说“大开眼界”!就以此清代西藏七星珊瑚刀筷而言,在我长城内外、天南北地收藏古筷近30年中,也仅发现这么一件独一无二的宝贝,这的确值得珍藏和研究。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5 23:48:32
龙溪凌氏宗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蒲干村人
等级:青蜂侠
文章:1243
积分:10136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年7月2日
9
 用支付宝给龙溪凌氏宗谱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龙溪凌氏宗谱

发贴心情
骑单车进西藏准备工作
作者:tibet 来自:转自网络 点击:0 时间:2005-5-28

西藏,绝对不会辜负你在骑车旅行中遭遇到的种种困难。但在你出发前,请先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骑车装备】

山地自行车是必须的。近年来对国外骑车旅行的游客管制有所放松,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旅客选择骑车从拉萨到加德满都的骑行线路。现在拉萨也很容易买到质量尚可的山地车,有些外国游客在拉萨买好车,一路骑行到加德满都,然后在当地出售,往往能获得一个比购买时更高的售价,一个不赖的主意。

如果你自认在西藏找不到一辆适合你的山地自行车,那么你必须自己带有所有的装备。你的车性能得卓越、可靠,有一流的机械构架。骑车者对车子的这类维修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并携带好各种必要的工具和车子零件。

相关的工具包括:内胎、外胎(外胎可2、3辆车共同备用)、备用的刹车内线及变速内线、一副备用的变速器、车链条、飞轮、车轮轮辐和一套维修工具。若是多人骑车旅行,如有可能尽量使用相同的零件。

【其他补给】

无论你的旅行是有补给车跟随还是完全独行,你都需要一顶牢固的防水帐篷、睡袋、急救箱以及足够的食物和水。要想在路途中获得补给有时是相当困难的。小村庄可能只供应糌粑、酥油茶、牦牛肉、西藏砖茶。有些停车场出售的只有方便面或炒面。很多村庄甚至不设商店。这时候你可以询问当地藏民是否有蔬菜、面条或肉类出售。放心,他们通常都是十分乐意帮忙的。

地图和问路对你的旅行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在旅途中,比如“在下个村庄会有市场吗?”或“到下个村庄还有多远呢?”类似这样的问题你可得不嫌麻烦地经常提出。大多数的地图并非十分精准,这对机械车来说并不成太大问题。然而,对于一个经过了一天劳累骑行的骑车者而言,他已无力弥补30多公里的误差。当然,如果你带了充足的食物那就不必非到当天的目的地不可了。

【天气和衣物】

夏天日暖夜凉,在七八月份可能会接连几天雨水不断,而九月则频频起雾。你会对强风和沙尘习以为常,也会对山口的降雪见多不怪。在高海拔地区,急度降温会在通年都不期而至。九月在海拔5180米(17,000英尺)处夜里温度会下降至十五度甚至零上几度。同样的海拔一月间夜里的温度只有零下27°C(-33°F),而日温也只在零度上下。

带好足够保暖的衣物来应对可能遇到的最寒冷的天气,不要妄想能在西藏买到或租借到称心的保暖衣物。在春、夏、秋季骑车旅行,轻便的骑行裤和短袖T恤通常就足够了。如果你再备上一条运动裤、长袖运动衫、防风外套和手套,那么你就能在好天气时轻松应付绝大多数情况了。如要应付恶劣的气候,你还需要准备羊毛或羽绒外套、带有合成纤维夹层的长袖长裤内衣、雨衣、防雨和防风长裤、保暖的鞋子及一顶帽子。如果你在露营,别忘了在寒冷的夜里加上更加保暖的衣物。

【体能训练】

在到达西藏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是非常明智的。骑行者应当有计划地增强心血管系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西藏这样可以检测自己的身体了。强烈推荐山坡跑训练,每次训练使心跳加速并保持一小时左右。训练安排在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好,西藏的海拔总会更高。此外为了锻炼包括上半身在内的全身机能,一个每周二到三次的体能训练计划也是不错的补充。虽然身体可能无法防止高原反应,但是身体锻炼却能帮你最大程度上适应一路的高体能消耗。

标准的骑车旅行要求:保持标准的体重;保持健康和充分的休息;注意饮食(这在西藏是个挑战);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矿物质;饮用充足的水以保证体能水分。注意在你出发之前必须先适应好高原反应。你也许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来适应海拔变化。当你到了西藏,尽量放松,不要催促自己。你可以先在城中放松地散步,适应了几天后再在拉萨周围作短途骑行。将骑行训练和观光结合起来,你可以骑去拉萨市区的色拉寺或是市郊的哲蚌寺。 <-- InstanceEndEditable -->

若问仙乡何处是 镇江丹徒蒲干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6 8:18:17

 9   9   1/1页      1    
<
网上贸易 创造奇迹! 阿里巴巴 Alibaba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Copyright ©2000 - 2005 凌氏宗亲网
页面执行时间 0.04688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