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凌氏 | 新闻 | 图片 | 捐献 | 下载 | 留言 | 凌氏论坛 | 凌氏博客 | 中凌商城 | ENGLISH | 
您现在的位置: 凌氏宗亲网 >> 凌氏 >> 溯源 >> 郡望堂号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凌氏研究系列之族人迁徙          【字体:
凌氏研究系列之族人迁徙
作者:bg8s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123    更新时间:2012-7-7

族人迁徙

 

斗转星移,历练千年不废;

日月轮回,沐浴万世春晖。

从家谱并历史记载来看,凌姓是一支追随历史潮流而不断向南方迁徙的族群。自民国以前,从北方到南方,从故土到异域,每一次大的迁徙都与政治有关,其中历有朝代更迭的、也有躲避战乱纷争的,更有朝廷意志驱使的。而且大多时候的迁徙都是无奈的、被动的。凌姓自河涧渤海大量迁出以来,流离与失落,动荡与变迁,未使族人涣散如沙,反而使族群星罗棋布四海播衍。分散族人先是以某个城镇,或以某个村庄为据点,然后向四邻城乡拓展,瓜瓞绵延,繁荣盛昌,流传至今已两千余年矣。

编者记得还在孩提时代,就耳闻目睹外婆能听会说客家话,在四川天公堂老家,也常可见老辈人茶馆扎堆,摆龙门阵叙话,其间绘声绘色,谈笑风生,然而在周围的年轻人却不甚听懂明白。外婆生前也曾告诉过编者,爷爷家里讲话是广东腔,外公家里讲话是湖南腔,凌家祖上老辈是“湖广填四川”迁居来的。所以按族谱朔源,仅从近代迁徙地上去追寻,家族祖上系来自于清代官迁川境的粤地客家人。

清代的“客家大迁徙,湖广填四川”之大规模移民垦荒运动,累夸数朝、历时百余年,史记昭著,历历可考。清代期间,南方人口与土地间矛盾加剧,有嘉应州志记载,其境是“多山周罗森列者”,田寡人稠情況日趋严重,至清嘉庆年间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时值“天府之国”的四川,由于历经李自成、张献忠战乱和虎患瘟疫等天灾人祸的贻害蹂躏,在清初却处处有白骨堆、万人坟,致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朝廷为休养生息,举行了“客家大迁徙,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垦荒运动,岭南客家是在朝廷的鼓励下进行的官迁移民,并且多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的。康熙二十四年,四川仅有人口9万,到了乾隆五十四年,四川已有人口948.9万。此处罗列一些历史记载考证以说明。

康熙十年(1671年)政府“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光绪《奉节县志》卷九《户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廷“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特定《入籍四川例》,规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嘉庆《四川通志》卷六《食货志》)。同年十一月,又定入籍四川者准其考试例,史称:“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著为例”(《清圣祖实录》卷一四九。),并规定“如中试之后回原籍,并往别省居住者,永行禁止”(《清朝文献通考》卷一十九《户口考一》)。

阅众多族谱旧本,还可以看到先祖在迁出地记载为“出籍”“去籍”,在迁入地则记载有“寄籍”、“落籍”、“落业”。

迁徙是家族美好希望的憧憬,也是宗族异地播衍、复兴壮大的开端,更是族人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创业立基的苦难历程。从“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可想象先辈赴川迁徙的艰辛,千里迢迢的“湖广填四川”迁徙路,其每一寸道路,都要我们的先辈用双脚一步步的去丈量,他们在迁徙路上携妻牵弟、身背父母、肩挑儿女,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般需要不间断的行走3个多月,其迁徙过程充满血泪与辛酸。

我祖居地平远县之邻长乐县,其于宋熙宁四年(1071年)分兴宁县兴宁河及右别溪地域而置,有曾氏族人曾顺裔,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举家迁到四川直隶资州(现今资中县)西乡金李井,其途经我族先辈所居之广东平远附近。尔后光绪年间,曾顺裔六世孙曾建章,根据先辈传述,撰成《广东省长乐县至四川省资州程途记》,其中记录下当年曾顺裔入川的程途,其迁徙的艰辛程度,可若管中窥豹而见一斑。

《广东省长乐县至四川省资州程途记》记载当年曾入川的程途: 

首程广东段。由长乐县出发,经嘉应州城,沿镇平县石窟溪的河谷北上,进入福建汀州府武平县境;

次程福建段。从福建武平县境横跨武夷山,翻越人迹罕至的峻岭,经江西筠门岭到达会昌;

再次程江西段。由会昌至萍乡,途经行会昌县、赣州府、泰和县、吉安府4个水站和分宜县、袁州府、萍乡县3个陆站;

临近程湖广段。由江西萍乡经水路进入湖南境内,中间途经湘潭、长沙、沅江、常德、慈利、永定(张家界)6站,而入湖北来凤;

终到程川东段。由湖北来凤步行3站,即黔江县、玉山镇、彭水县,继又从彭水县下水乘船,经过羊角嘴、涪州2个水站,抵达与长江干流汇合的涪州,余下的行程一路坦荡。

余下的行程是:涪州、永川县、荣昌县、隆昌县、内江县、资州(现今资中县)

曾顺裔一行沿途共跨越6省,是名副其实的跨省大迁徙,途中经过的主要州县地名共29个,其中水站14个、陆站15个。诚如《程途记》的末尾声明:“以上程途共五千三百余里,皆我始祖自粤地举家入蜀时,栉风沐雨,步履治所经者也。今数而出之,以见山川悠远,祖步艰难云。”

我支族入川始祖守元公原居广东平远县大拓(原兴宁大拓与武平县接壤地合置平远县),在清康熙五十九庚子年(1720年),移民迁徙四川直隶资州资阳县东乡天公堂(地理位置在现今资中资阳两县交界处)落业,其具体的迁徙程途现今虽然无法详细考证,但迁徙方向和程途始终,基本与长乐曾氏之迁徙程途相同一致,从处于当时落后的交通状况,先辈不可能开创它路,而是尽可能沿袭已经习惯的路线行进,所以应可参考类同。

 

先祖的磨难,创建了基础,进而造就了后代的灿烂。我们追忆祖先,继承的是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继往开来执意进取之精神。随着历史变迁的轨迹中,凌姓儿女不断的到外地求学创业、繁衍定居,因背井离乡而获更大发展,原有的村镇聚居情况有所变化。这一历史进程,虽然对原有的乡土观念有所冲击,但作为凌姓血脉关系却是沿袭清楚的,其抱本之心因故乡的遥远反而更加强烈,这也是家族与民族、家庭与国家之凝聚力所在。

纵观谱本叙记,并查阅历史典籍,继而追踪朔源,三千年来表现灿烂辉煌的凌氏家族,其族之主流复兴发祥于现今河北献县沧州的河涧渤海,当是历朝历代皆有迁徙,更多的族人是随中原其他姓氏族群,一同不断的南下移居。而本支家族宗脉传迹是,由云南而河涧而山东而荆楚而江右而粤而蜀而滇,历历瞩目。

西周初期,凌氏宗族分宗而生,其中的凌人群体,其因官得姓以职而居,他们的居住地是周朝国都镐京和各诸侯国的都城,人口是比较稀少的。但是整个凌氏族人是散居周朝各国的,特别是凌氏本家的卫国,是凌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人口相对就比较多。根据家传旧谱记载:“凌氏宗脉籍自云南,原系康叔之国南圵。”较多的凌氏族群是聚居在卫国南部,即周都城镐京及卫都朝歌附近的大片地域。东周时,镐京凌人随周王室东迁洛阳,部分支庶留居现今陕西中南部一带,也有部分南迁进入汉中和四川。

战国期间,诸侯国之间争霸火并,国力衰退的卫国,被其它诸侯国蚕食得只剩下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公元前241 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国君候被迫迁到野王。此期间,居卫国的凌氏族人,因避战乱四处外迁,大量的族人则迁徙到燕赵边壤的河涧渤海等地界,依当地原有凌氏族群居住。这也是后来促成凌氏郡望的因素,现今河北河间的河涧郡及河北沧县的渤海郡都是凌姓古代家族的发祥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屠睢带五十万大军统一南方后,中原人首次移民南方,其中有凌姓人。这是凌姓南迁历史记载之最早。

汉武帝徙民会稽,事见《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七十二万五千口。其中有凌姓迁居今山西、浙江、江苏一带。

东汉末期,王莽篡汉黄巾起,为避战乱,中原汉人开始南迁。会稽太守凌孜公弃官南迁居余杭

魏、蜀、吴三国纷争,黄河流域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百姓难以度日四处逃难。原居山东莒县的凌操(其子凌统),流离南下,后随孙策父子征战而移居浙江余杭,子孙裔播江南。

两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历经18年,中原士民纷纷南逃。特别是公元311年的“永嘉之乱”,匈奴贵族率兵攻陷洛阳,俘虏怀帝,杀人三万之众,后来还逼得晋元帝迁都江南建康。社会动荡,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汉人纷纷南渡黄河。于是北方凌姓南徙江东,迁入现今江浙地域。其中一部分凌姓落籍现今安徽、江西等地。凌姓族人与中原各姓族人构成了早期的客家人源流。

唐中后期,因安史之乱、黄巢起事而兵祸连连天下滔滔,又致北方动荡不安,中原内地战乱频仍,民无宁居,不少氏族为避战祸和自然灾害,纷纷南。凌姓再次颠沛流离向南迁徙,河北河南之凌姓有顺汉水南下,进入现今湖北湖南长江两岸地区

两宋之际,凌姓人空前繁荣,见诸史册者俯拾皆是,且多为南方人氏,使得凌姓成为南方名门著姓之一。北宋时,安徽宣州泾县人凌策之后裔有迁居现今江苏苏州一带的,也有一部分随策公在剑外六次任职,后留居在汉中一带。传至宋末凌震时,因蒙古铁骑南下,为避战火,族人纷纷经江西南安(大余)越梅岭南下,其后裔散居岭南地。凌毕灵移居江西南昌府新建县,凌毕昇迁至湖广江夏宋德祐年间凌毕昇被敕封赣州府龙南县屯军迫于国之外患内忧,我始祖吉公不得已,而颠沛流离背井离乡,自北方携眷南迁,移居江西虔南会昌泊竹(现今江西赣州寻乌)。吉公之前世系,按光绪三十二年凌永宽本及虔南凌氏三修族谱记,是浙江余杭支系。至此凌姓为江南客家人的一族凌姓后裔尊吉公为“凌姓客家大始祖”。

宋末元初,是汀赣地区客家人开始向广东大批迁移的时期蒙古铁骑席卷而来入,宋高宗南渡,惟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广东东部、北部,侥幸未受元侵,恦为乐土我们的先祖随败退的宋朝廷继续南迁赣闽粤期间发生了文天祥领导的抗元复宋斗争和畲族锺明亮起义,两件大事都发生在以汀赣为中心的闽赣相邻地区。明万历十一年潮州修南门城楼纪念文天,定名凌风楼。

元代,在蒙族高压统治下,客家聚居区人口大减,经济、文化也受摧残。地广人稀的梅州,成为客家人继续南迁的目的地。此年间,我族吉公七世孙隆祥公,为拓展凌氏生存空间,迁徙梅州,居平邑镇大柘北乡官田堡庵背龙虎墟,后裔尊之为凌姓粤东之祖

明代,经过休养生息,闽粤赣交界处的客家地区,经济复兴,人口繁衍。但是战乱时抛荒的田地由官府接受,赏赐皇族、勋戚、军官,名为官田。迁入境内乡民,没有自己的田地,只好佃耕官田。传到吉公十二世辈孙祥公时,因当地山多田少,人口稠密,民力众多,已不能满足人们发展。

洪武年间兴宁县发生了一件事,促使了梅州隆祥公后裔的再次播迁。《兴宁县志》记载:“明朝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远人周三率兵进兴宁,与官军交战,持续三年,县民或死于战乱,或避难流亡。‘烟汲殆尽,仅存户二十余,编二图附于长乐令习韶宰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县令夏则中,上疏朝廷减轻官田租税,招携流亡人口,此后闽、赣等地客家人相继迁入,人口渐多。

为图凌姓兴旺,吉公十二世辈孙祯祥公徙迁惠州府宁县公赴官田垦荒创业,弟祥公则迁居程平开基。从祯公系族谱反映,祯公迁徙官田基时,向官府承田纳粮五十余石的荒芜之地进行荒垦田娶妻四房纳妾一房。祥公子益公生五子,五桂竞芳分房成五大宗繁衍子孙,后裔散播三邑,家谱有:祥公“尊为兴宁始祖,咸修岁祀”,“程平镇三邑境内称凌氏者,原益公所自来也。”之记载。由此可见凌姓当时兴旺之盛。本支分房世祖为祥公世孙,分房五大宗之三罕真公。

清代,明亡清兴,时局动荡,族人时有外迁,但是少数。但是粤东、闽南自明以来地狭人稠的状况依然存在。“粤东人稠地窄,米谷不敷”,或言“而粤又地狭隘,人众多”,闽西大体相似,如上杭“杭邑田少山多,民人稠密”至康熙朝,朝廷为开发四川荒芜田地,缓解粤地人口压力,举行了“客家大迁徙,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垦荒迁徙运动,数百万计的南方各省移民,扶老携幼、浩浩荡荡,行进于千里迢迢的入川之道路上。

在迁徙的人流中,就有吉公二十五世孙守元公与同堂兄弟守焕公。他们于清康熙五十九庚子年(1720年),洒扫祖墓、挥泪登程,自平远县大拓镇,携子举家迁徙,途行五千余里,来到四川直隶资州资阳县。守焕公入籍南乡晏家桥;始祖守元公则扑金矛沟荒芜之地,白手起家,日事农桑,历尽艰辛。拓荒九年后购地于天公堂(现今为四川资阳石岭镇五一村),卜宅置业定居衍派,世农桑。本支尊之为“入川始祖”。后来其玄孙逢才公其间亦农亦商携手创业,立下祠堂祖业彰显后世。

民国,堂上守元公七代之苗裔吉公三十二世孙正廷公,先徙居资州甘露镇技艺艺成出师后,于1923年定居在州府水南镇水南上街狮子口,以染布手艺创业,苦尽甘来,家业少兴,家声振。

在沧桑巨变朝代更替的几千年里,凌氏族人不停南迁,播衍全国已是星罗棋布。凌氏后裔分散在各省市,集中于各村镇,遍及中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及海外。所有凌氏先辈,绝大多数都是从河涧渤海两郡望之地迁徙而出,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千百年后,这些生息地又有许多族人迁往别地,甚至有到海外生息繁衍。

 

                               (吉公嗣三十四世孙  凌冰撰)

 

文章录入:bg8sm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祠堂楹联
    家族世系缵订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