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凌氏 | 新闻 | 图片 | 捐献 | 下载 | 留言 | 凌氏论坛 | 凌氏博客 | 中凌商城 | ENGLISH | 
您现在的位置: 凌氏宗亲网 >> 凌氏 >> 族谱 >> 中华凌氏大族谱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推荐]凌氏寻根考记          【字体:
凌氏寻根考记
作者:凌庆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802    更新时间:2006-7-9

凌氏渊源
 一、凌氏远古祖宗略考
 自古人各有姓,距今五千年前就有之。先期姓和氏是含意各有所指的两个字。夏商周三代,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至汉司马迁作《史记》时,氏也就是指姓,被认可『姓氏合一』了,而且人与人间的社会交往,盖从互通姓氏开始。中华礼制,姓族有谱已有三千二百余年。昔日崇尚家族主义的中华姓族中,族谱成了一种很常见但又至为神圣之物。近年来,城乡间兴起修谱寻根热。凌渡村凌氏后裔贤孙也不甘落后,年初启动新编续修凌氏宗谱。首先对凌姓因何而来,缘何而得?从前人有关文籍、凌氏旧谱、专家学者研究成果以及年逾九旬的凌氏老人中以『凌姓何来』为题,问根觅祖、慎终追源、钩沉辑佚,对各种说法详加考订,大体上理清了从远古认为『姓氏合一』到凌姓的来源。
 据《周礼》、《中国姓氏寻根》等古籍载:凌,为我国古代宫中所用冰块,是冬天冻结的冰被收藏于地窖,备作夏天降温之用。据学者考证,凌姓出自黄帝姬昌的后裔是确证无疑的。从古籍记载证实,凌姓来源于官名。西周初年周文王的长子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一0九八年率诸侯灭商殷暴君纣王建立西周,武王将同母弟姬封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故称康叔。同时封纣王子武庚为殷诸侯(今河北、河南一带),又封其胞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于殷侯周围,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公元前一0六四年,周武王去世,继王位的成王年纪尚小,就由周公姬旦当国听政,管理国事,这就引起了『三监』的不满,肆以妄为散布攻击周公的流言蜚语,又勾结武庚发动叛乱,这时的周王室政权尚不巩固,局势十分危急。周公权衡利害,于公元前一0六二年毅然发起东征,经三年苦战,平息了叛乱,武庚和管叔被杀,然后封武王九弟康叔于原殷商故都周围地区,建立了卫国,管理那里的『遗民七族』。周公担心康叔年轻,缺乏统治经验,临任前,一再谆谆告诫他要向殷族遗民中有威望的贤人请教,要借鉴殷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爱惜民力,谨慎治国,不要沉陷于酒色。康叔在殷地建立了卫国后,小心地按周公叮嘱办事,果然将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不少旧贵族的支持,对稳定西周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成王又任命他为王室司寇,让他掌握生杀大权。
 周朝的诸侯后代在宫廷任某种官职,任官者的后裔就多有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的。如司空、司马、太史等官职为复姓的多是,亦有从官名职称中截取一个字为姓的。卫康叔的支子(即庶出子)在周王朝当一种『凌人』『掌冰政』的官, 其后裔就以官为氏, 取先人官职『凌人』两字中的『凌』字姓了凌。这就是出于黄帝姬姓的后裔在河南『凌』姓最早的起源。由此可知,卫康叔是我国凌姓的远古的老祖宗,卫康叔的支子才是凌姓的始祖。
                  黄元裕撰   (原常州市地方志办主任)甲申年夏末
 二、追宗寻根考记
 二00四年二月起,凌氏馀庆堂宗谱第六次编修工作启动,为了进一步了解始祖源流概况,与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委员会、姓氏文化研究会研究咨询。与庆南、杏清、炳南等君,先后去常州市图书馆、太仓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和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了常州西林敦眭堂、殷薛书院里崇德堂、丹徒龙溪孝思堂、亦政堂、阳羡燕贻堂、青溪立德堂、河西六印堂、河间堂、湖州凌氏宗谱清抄本、浙江会稽、邗江延陵、承德南渡、葑溪、浦阳、句曲等凌氏宗谱和震峰公十一子苏州直塘支系谱共十六部族谱,专程去镇江拜访了丹徒诸氏述略『龙溪凌氏说』一文作者和太仓旅游『凌氏一脉』的作者,走访了直塘凌氏高龄长辈多人,现场察看了凌氏族人集中居住地--直塘里东街、中街、西街和凌氏宗祠等历史旧貌。经多路追根访祖,对凌氏始祖衍变、迁徙等史实,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基本上理清了凌氏始祖源流概况。
 (一)姓氏源流
 古时姓的得名缘由甚多,当时,社会处于母系氏族制,一个部落一个母亲传生,该母亲则理当为该部落的首领,部落人都是她的子孙。为了避免同部落人、即近亲同姓通婚,于是有了姓,姓的出现,对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往后,由于男人生理特点,社会进入父系氏族制,随着人口的繁衍,一部落只一个姓就不能满足社会活动需要,于是出现了氏,乃是男子的象征,而且有了极为重要的『明贵贱』的作用。这一点,只要看中国汉族姓氏的始祖,为什么大多出自古代帝王将相就可理解了。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汉族姓氏发展期在周朝,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的人,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姓名,姓与氏的界线已开始模糊而向合二为一的方向发展。只不过这时的姓名方法还较简单,还未成固定的姓氏。到了战国后期,姓氏合一成了固定形式。到汉朝封建制确立,从皇帝到庶民百姓,都有了各自的姓氏,这时就都以姓为称,氏就失去了作用,这时的姓,才起到『明血统』的作用了。但姓的来历十分复杂,有以国名、邑名、地名、族名、图腾、官职或职务为姓的;有以上辈名或字为姓的,有以排行或辈份为姓的,有以外来民族引来的姓为姓的;也有以天子赐姓或死后封谥号为姓的,以天干地支词为姓的等等。
 (二)凌氏溯源
 追溯凌姓之源,史籍有载,出自黄帝姬姓,即周文王姬昌第九个儿子康叔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载:周代朝廷设『凌人』这一官职,为周礼天官之属,掌管储藏冰凌,周武王之弟康叔被封于『卫』,建卫国,其庶出支子世代在朝廷担任『凌人』之官,其后代子孙便以官职『凌』为姓,才有凌氏族姓,其后裔才衍传至今。据查历史朝代,远古周朝前尚无所祖,周朝时才有宗,由此推算得知,凌氏祖宗是卫康叔,而凌姓的始祖当是卫康叔的支子。
 (三)凌氏郡望
 在古代,人们十分看重门第,一些世代为官的世家豪族,由于世居某郡,人丁兴旺,势力庞大,为当郡人所仰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历史的发展变迁,一些族人逐渐迁往外地,世居范围由一郡扩大到全国,他们原居地即成了原籍,成了这些人的根,古代把这根称之为望出。以凌姓而言,我国第一个以凌为姓的人,当出于西周初年文王九子建立的卫国。卫国在当时的位置在今河南、河北一带,而凌姓的始祖即是卫康叔的支子,则凌姓的发源地是河南、河北之间,故《郡望百家姓》上说:凌氏望出河间郡(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在《姓字考略》中则说:凌氏望出渤海郡(今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湾沿岸一带)。
 据史载,周武王建周朝后,先后封了五十五个姬姓诸侯国,一个姓演化出几十个姓氏,而这五十五个诸侯国中,各又分出若干姓氏,所以仅一姬姓可能分化出数百个姓氏。凌氏,在宋代编的《百家姓》上排列为第一百五十九姓。 随着时代的变迁,凌氏族人播衍早已在全国星罗棋布了。浙江境内的湖州、鄞县、奉化、绍兴、兰溪,江西境内的铜鼓,湖北境内的汉阳、荆州,湖南境内的醴陵、鄂县、湘乡、平江、郴县,广东境内的番禺、始兴、顺德,四川境内的资中、巫溪,安徽境内的五河,江苏境内的盐城、常州、太仓、吴县、镇江、通州、淮阴等地,都是凌氏从河间、渤海两郡望出迁来生息繁衍,千百年后,这些生息地又有许多族人迁往别地、甚至有到海外谋生生息。而这些同姓族人,特别是相隔千年、数百年后的同姓裔孙要寻根觅祖,就必然要顺着自己的姓氏源流追溯,其渊薮是一致的。缘木求本,饮水思源,这个『源』,不仅指姓称得名缘由,更具体的要寻找自姓的发祥地,如上述凌姓族人,他们的裔孙的老祖宗奠基和繁衍之地,早期『郡望』是河间凌氏,或渤海凌氏。后期的凌姓族人的『郡望』就要比早期的『郡望』多出好多了,上述浙江、江西、湖北(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苏等地,都是早有规模的凌氏聚居栖息。而这些繁衍生息之地也成了凌氏后裔族人的『郡望』地,或叫自己的根之所在。
 (四)凌氏后裔播迁考订
 凌氏后裔播迁,因地远代遥,繁衍支系众多,且分布甚广,经考查多部谱载综合得知,凌氏族史约已有三千余年、一百二十二世孙,其繁衍大体可分远祖、始祖、始迁祖三个时期。
 ①远祖期。从公元前一千零七十七年西周武王始至公元二百二十二年三国吴大帝孙权时校尉凌操时,约衍生了一千二百余年。据葑溪谱凌氏远祖世表载:吾族自卫康叔庶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姓,其后传至东汉校尉操凡四十三世。但据河西河间堂谱记世代考载:吾族自卫康叔支子后传三十七世,兴于汉末至吴从征校尉操公,其子虎臣公始。据阳羡燕贻堂谱载:肇基祖是姬更后传至凌统是二十四世,有具体世系和世表。姬更前的二十世尚未查明有何谱具体记载。从所见世系表中发现凌统有两个儿子,有两个谱记名字有异。在燕贻堂谱中记载:远祖姬更后裔传至二十四世孙讳统,生子二:长子建樊、次子建翰;在孝思堂谱记中称:凌统始祖长子为烈,次子为封,在该谱凌统传记中也说自己的二个儿子是烈、封。在建樊传记中明确写着传主的父是凌统。笔者经考查认为可能是各有字号,但当年谱书撰稿人未予细记。这次发现有疑,特作说明。
 ②始祖期。从凌统(公元二二二年)后裔传至蒙之后寿初公来常前,约是公元一六00年,衍生了一千四百年。据有关古籍所载:相传三国时孙权有著《凌氏新编百世宗图》,共百个辈份,从『元享利贞』始至『复始图新』止,寓意着对凌氏后裔予要象先辈那样『祖功垂福泽,宗德衍家声』。据有人考证:江浙一带的凌氏,多数为三国时的大将凌统的后裔。龙溪孝思堂谱世系表载:凌统是他们的始祖,后裔传十六世孙惟忠。殷薛书院里崇德堂谱世系表载:宫育是始迁祖,后裔传至三十五世孙懋翁。据苏州直塘支系谱世系表载,懋翁第十一子蒙是三十六世,后裔传至四十五世孙时约是公元一六00年。在此繁衍长河中,经查几部谱记,又发现同世孙中有异名之嫌。孝思堂谱中载:凌统始祖后裔传至十六世孙惟忠,十七世孙準,十八世孙南仲、夷仲、求仲、殷仲;而在崇德堂谱中记载:始祖宫育为第一世孙,凌準为第二世孙,南仲、夷仲、求仲、殷仲为第三世孙,在该谱诰命中又发现凌準父母的诰命中明载凌準的父是宫育。两个堂号谱记相比照可见:前谱凌统始祖后裔十六世惟忠,就是后谱的第一世宫育,但名字不同,其后对应世系虽不同,但名字都相同。笔者经仔细考证,认为也是有可能是名字与字号取用时编者是按家族对其习惯喊法而书。为此,也予以作此说明。
 ③始迁祖期。从寿初公始迁凌渡里至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凌氏后裔传至十八世孙,约衍生了四百余年。据崇德堂和直塘支系谱载:懋翁公第十一子蒙是宫育之后裔第三十六世孙,于元至正初民起事始,即约公元一三四一年迁居苏州东北太仓直塘,传至四十三世孙昆名石林,生子道山、海山、洋山,三兄弟任官时限为一五二七年至一五七三年间(即二十余岁起至五十余岁止)。谱记至第四十六世孙,照此推算,应是明末清初时,即一六二七年至一六四四年间,馀庆
堂谱说:寿初公由太仓迁常州卜居凌渡里栖止繁衍。因谱记其生卒失考,生子溥字汝龙。从馀庆堂谱记中得知,汝龙公于明天启年间(约一六二七年)丁卯科举人,但也未见生卒记载。据此推算:寿初公来常时间应是公元一六00年前后,是道山、海山、洋山三公之子孙辈,年代相近。经查太仓直塘支系谱世系表中,又未见寿初公及迁徙常州的记载。故寿初公是蒙公的哪一代世孙则难以确认。考查中发现在阳羡燕贻堂凌氏宗谱明朝年间有秋起公传(秋起讳鹗远)和墓铭志,但与馀庆堂旧谱上唐鹗远公年代相隔甚远。上述考证供后裔思考。
 在考证中,还收集到祖辈名人诰命九道,名人画像十四幅,传记十二篇,都归集融于一卷。
 注:统宗世系来源编辑依据:
 ①远祖期:从康叔支子到凌统,历四十四世,约一千二百余年,即从公元前约一000余年至公元二二二年。
 第一段摘自葑溪近谱,康叔支子到凌统四十四世说。
 第二段摘自燕贻堂姬更到凌统二十四世、据世系世志表。
 ②始祖期:从凌统到寿初公,自四十四世到一百零四世约一千四百年,即从公元二二二年至公元一六00年。
 第一段摘自孝思堂世系和句容馀庆堂世志,原谱从凌统一世到惟忠(宫育)十七世,统宗四十四世至六十世。
 第二段摘自崇德堂原谱从宫育一世至蒙三十六世, 统宗六十世至九十五世。 第三段摘自湖州凌氏宗谱苏州直塘支系谱蒙三十六世到必皋(寿初公同期),统宗九十五世 至一百零四世。
 ③始迁祖期:从寿初公一世至今的十八世,统宗一百零四世至一百二十二世约四百余年,即从一六00年前后至二00四年。
 摘自凌渡里馀庆堂宗谱。

              城巷村十五世孙  桂春谨撰   (常州凌渡里馀庆堂凌氏六修编委副主任兼副主编)
             甲申年夏末(二00四年)八月

文章录入:凌庆南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常州武进湖塘凌渡里馀庆堂凌
    公历、农历、朝代、属生肖对
    常州市馀庆堂凌氏一修、二修
    常州馀庆堂谱原家规十三则
    常州武进湖塘凌渡里馀庆堂凌
    2004年12月19日发谱庆典及祭
    常州武进湖塘凌渡里馀庆堂凌
    凌氏先祖传
    先祖诰命、敕命
    江苏句容新现8本凌氏宗谱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